这个春节的支付宝又在搞事情,每年的支付宝都会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新玩意,消费者对支付宝是,而今年支付宝一场联合口袋音乐推出的新玩意儿——在吗「恋爱ing」主题营销活动。
一、支付宝“在吗”
简简单单的“在吗”,一夜之间就炸了广大的用户朋友圈。牛年的第一个上班日出现了刷屏的态势。用户通过在支付宝搜索“在吗”,土味甜到掉牙的情话让人惊喜又格外的吐槽。有的用户吐槽牛年的支付宝真不闲变得太会撩了吧?
微博话题#支付宝在吗#的阅读已产生2.1亿+,讨论7万。支付宝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音乐推荐。这是品牌设定的惊喜,也是与用户交流沟通的方式。所以有的用户在一大早搜索道德音乐就“网抑云”了。在用户积极参与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爆款营销逻辑呢?
二、支付宝在吗背后的营销战略
1、通过用户的弱点项提高用户参与度
爆火的营销案例中利用人性弱点驱使的作用也是互联网上营销常用的方式之一,依然抵挡不了人性弱点的“诱惑”进行传播。这样的方式基本上囊括了4类人性:
1)从众心理;
2)参与感;
3)用户想要利用信息差,进行炫耀的心理;
4)好奇心。
2、玩出情感王牌——情感造梗
(1)仪式感
支付宝将网络上的梗——有事直接说事,不要问我“在吗”;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知道我在不在呢?演变成自己的营销梗,让“在吗”变成另一种甜蜜与职场上的仪式感。
(2)归属感
支付宝利用造梗专属的情感共鸣一方面是在吸引大多数的用户在自己的活动同时又能增加大量搜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联合品牌下话题的吸引度,再加上受众基础与富有个性化的内容创意以及品牌营造的传播场景,这些让活动本身有了“诱惑力”,让用户愿意参与到品牌设定的营销情景中来了,他们通过在同类话题发声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想要探寻的情感认同,进而有了归属感。
三、“在吗”与情歌结合,赋予内容新灵魂
1、情感造梗。支付宝春节期间利用用户情感认同的方式实将网络上“在吗”完美的结合情歌造梗、土味情话开启了一场不一样的感情大戏,情感营销战略创新。
2、洞察用户的情感习惯。支付宝通过当代用户的生活与娱乐习惯,打造营销内容,让整个内容有了新的灵魂,“在吗”不仅有问候与调侃的语气,也有了“表白”韵味,一定程度上也能过做到对“单身汪”用户们的情感安慰。
3、灵魂性内容加流量打造品牌营销创新。支付宝的用户在“在吗”搜索的时候增加了品牌的流量。用户对活动关注度提升,潜移默化中补充着品牌的流量池,这既实现了品牌与用户玩在一起,品牌通过不一样的活动参与方式,让用户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打开情感鸡汤话题,促进新一轮的传播的效应使传播拓宽,这也是品牌凭借用户的参与感实现内容共创乃至共生的高级感营销。
四、深挖用户更会玩而打造的创新度——品牌符号
在这波营销中,促使用户搜索行为的有两大要素:
1、好玩,是营销的内核
一直以来,品牌都在不断探寻,想要通过与用户玩在一起的方式去刷存在感,进而深化品牌符号,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玩得创新就是在吸引一大波的用户关注,当有新奇的东西出现,特别是像品牌营销战略前提下年轻人就是一大波的主力军。
2、品牌与用户的交流
品牌营销的本质是通过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支付宝“在吗”是品牌将商业理念将“为了广告而广告”转变成“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巧妙而机智。
3、有趣的吸引是一种方式
支付宝将当代用户感兴趣的展现,让用户心甘情愿主动搜索,既是“被动看广告”转化为“主动看广告”,增加了点击量与流量。
支付宝这波创意型的广告营销更多的是在创新与传播了不一样的时代观念。
播豹,20万+品牌客户的选择!
相关标签: 暂无标签
最新文章